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上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就業。但上了學是否就能就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本書以大學生就業難和出國留學的誤區分析為引,從高收費、招生困境、評價困境、素質教育、就業困境、留學困境等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對策。發現新職業,適應當今社會。了解企業對專業的要求,培養個人的一技之長。更新觀念,拓寬就業渠道,多積累社會經驗見識優于聰明,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本書從高考選擇專業到畢業擇業都能讓當代大學生有清醒的頭腦認識當今社會的需求并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為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打下堅實基礎。
概述1
一、就業難的現狀及原因1
二、出國留學的誤區分析9
第一章國內學生的困境和對策11
一、高收費的困境:教育投資中國人最高11
二、招生困境:環環相套14
三、評價困境:標準不同,無所適從18
四、培養困境:獨創性、團隊意識差21
五、素質教育困境:家長和學校共同編織24
六、“超前教育”的困境:未起跑先累倒34
七、復讀困境:誤己損人,丟失機會38
八、讀研困境:科研投入少,人才不實用40
九、就業困境:知識失業時代的來臨46
十、留學困境:多加提防52
十一、去“小語種”國家留學54
十二、留學熱及當前自費留學的特點59
十三、高考不理想,上學之路很寬廣60
十四、留學韓國的幾項說明67
十五、留學出國后的注意事項71
第二章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指導
孩子們成長74
一、大女兒從下崗職工到上市公司審計部經理75
二、升學應專業第一,學校第二77
三、三女兒揚長避短——出國留學79
四、年薪八萬是如何爭取的?83
五、讓“美學”研究生的路子寬起來84
六、一個網絡問題少年的職業思路86
七、勞動實踐能使差生轉變87
八、從孩子的興趣切入,做耐心的思想工作89
九、高分低能和差生后來居上的辯證法90
十、問題學生背后的問題家長91
第三章高考專業選擇與職業規劃95
第一節有關高考的幾個問題95
一、高考專題最新調查95
二、新觀念:未來更是自我潛能充分發揮的時代96
三、學子們成才的“捷徑”是什么?97
四、高考志愿與未來發展99
五、香港高校內地招生部分面試題
(根據面試同學回憶)105
第二節高考專業選擇的誤區透析與職業規劃106
一、高考專業選擇的誤區106
二、職業規劃115
第三節潛能優勢與專業選擇118
一、找到科學選擇專業的鑰匙118
二、潛能優勢與專業選擇118
第四節IMAP潛能測試124
一、IMAP潛能測試高級版報告內容124
二、IMAP潛能測試答題說明124
三、IMAP潛能測試一124
四、IMAP潛能測試二130
五、IMAP潛能測試三131
第四章新職業135
一、經濟類:捧的都是“金飯碗”135
二、咨詢類新職業:“錢”程無憂,“薪”情看好138
三、管理類新職業:金領中的貴族140
四、IT類新職業:一座挖掘不盡的金山143
五、經紀類新職業:走俏職場成新貴147
六、生活類新職業:職場“東方不敗”149
七、其他新職業:處處有商機150
八、“灰領”人才緊缺159
第五章大學生如何走好就業之路162
第一節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現狀和趨勢162
一、有關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幾個新名詞162
二、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一些特點164
三、擴招過快過猛造成就業難167
四、教育結構和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168
五、學校和社會用人的評價標準和方法不一致169
六、現在的就業市場是買方市場170
七、趨勢171
第二節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171
一、六項基本能力172
二、三種素質173
三、四種條件173
第三節大學生的就業心態174
第四節初涉職場注意事項175
一、“群發”簡歷不可取175
二、簡歷寫作應注意的幾點176
三、求職恐慌177
四、求職的其他注意事項177
五、求職時易犯的各種錯誤179
六、向央視主播學習,求職面試四例180
七、面試贏家的十大看家絕招181
第五節求職“陷阱”182
一、名目繁多的收費182
二、利用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動力182
三、“零工資”就業183
四、利用招聘獲取“智力服務”183
五、如何練就慧眼184
第六節大學生找工作的對策184
一、學習期間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多參加社會實踐,
早作職業規劃184
二、參加短訓班學習一技之長185
三、先就業后擇業186
四、能力第一、文憑第二189
五、敢于競爭,挑戰自我189
六、學而優則仕和學而優則商191
七、大公司與小公司196
八、找準工作教練197
九、企業擇人,“專業適應”不如“文化適應”198
第六章更新觀念拓寬就業渠道200
一、中國就業難的主要問題是人口多200
二、中國人的包袱201
三、留學不歸移民海外也是解決國內就業難的
出路202
四、救急思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202
五、畢業后的首份工作不要太苛求203
六、正視就業現實,到基層去204
七、打工只需二等智慧204
八、成功在于有良好的習慣205
九、人脈存折206
十、見識優于聰明206
十一、真正厲害的人207
十二、杰出人物的四大法寶207
十三、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208
附錄一適應第一份工作的最佳場所的十條標準210
附錄二最適合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最佳
場所問卷調查212
后記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