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名表前十名排行榜/9球直播足球在线观看/2030冬奥会/nba助理教练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圖書中心 > 本科精品教材 > 新聞傳播

傳播學教程
傳播學教程
作者:趙建國
ISBN:978-81106-943-3
出版時間:2012-1
叢書名: 高等教育新聞傳播學類“十二五”規劃教材
編輯:
字數(千字): 367 千字
頁數:232
印次:1
開本:16
定價:¥29.00

精品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目錄傳播學教程
001第1篇概論
0031傳播與信息、符號
0041.1所有傳播活動傳播的都是信息
0041.1.1信息的定義
0061.1.2信息社會與信息爆炸
0101.2信息傳播符號及其功能
0101.2.1符號的定義
0111.2.2符號的分類
0151.2.3符號的基本功能
0151.3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0151.3.1意義的定義
0161.3.2編碼與譯碼
0191.3.3共通的意義空間
0212傳播過程與傳播類型
0222.1傳播過程模式
0222.1.1傳播過程的直線模式
0252.1.2傳播過程的循環和互動模式
0272.1.3韋斯特利-麥克萊恩的ABX模式
0302.2傳播類型
0302.2.1通常的傳播分類
0472.2.2新的傳播分類
057第2篇大眾傳播
0593控制研究:傳播者
0603.1控制觀念與控制體制
0603.1.1與控制研究相關的幾個概念
0613.1.2控制觀念與控制體制
0643.1.3傳播制度對社會制度的能動作用
0653.2宏觀控制
0653.2.1社會控制體系中的媒介組織
0653.2.2政治權利控制
0673.2.3經濟控制
0683.2.4受眾監督控制
0693.2.5文化控制
0703.3微觀控制
0703.3.1把關和把關人
0713.3.2影響把關的因素
0723.3.3大眾傳媒的把關標準
0733.3.4把關過程及其實質
0744內容分析
0754.1控制的實質是對傳播內容的控制
0754.1.1控制的實質是對傳播內容的控制
0764.1.2內容分析的重要性及原則
0774.2傳受錯位關系下的傳播內容
0774.2.1傳受錯位存在的客觀性和必要性
0784.2.2錯位關系下傳播內容的設置
0794.3傳播中的暴力內容
0794.3.1媒體傳播中的暴力與現實中的暴力
0814.3.2傳播中的暴力內容與現實中的暴力犯罪
0824.3.3有關電視暴力對人們行為可能帶來的效果假說
0824.3.4對傳播中暴力內容的控制
0834.3.5為什么對媒體傳播中的暴力和性內容控制乏力
0855媒介研究
0865.1媒介及其比較研究
0865.1.1關于媒介的概念
0865.1.2電視與其他媒介的比較
0885.1.3媒體與信息傳播的真實性
0905.2大眾媒介的社會功能
0905.2.1從“三功能說”、“四功能說”到“五功能說”
0925.2.2大眾媒介的正面功能和負面功能
0955.2.3大眾媒介的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
1065.3媒介理論
1065.3.1媒介即訊息
1085.3.2媒介:人的延伸
1115.3.3熱媒介與冷媒介
1115.3.4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評析
1115.4媒介組織
1125.4.1媒介組織的內部關系
1125.4.2媒介組織的外部關系
1135.4.3大眾傳播媒介組織的目標與制約因素
1145.5媒介的經營理念
1145.5.1注意力經濟
1155.5.2影響力經濟
1186受眾研究
1196.1受眾和受眾的地位
1196.1.1大眾·大眾文化·受眾
1196.1.2受眾能否成為“上帝”
1216.1.3關于“受眾即市場”
1216.1.4網絡時代受眾地位和作用的變化
1226.2受眾的基本權利
1226.2.1傳播權
1226.2.2知曉權
1226.2.3傳媒接近權
1226.2.4隱私權
1236.3“使用與滿足”理論
1236.3.1“使用與滿足”的有關研究
1236.3.2“使用與滿足”理論
1246.4公眾傳媒素養教育
1246.4.1傳媒素養教育的緣起、現狀和意義
1256.4.2傳媒素養教育的含義、內容及對象
1297效果研究
1307.1大眾傳播社會效果的三個層面和多種分類
1307.1.1大眾傳播社會效果的三個層面及多種表現形態
1317.1.2大眾傳播社會效果的多種分類
1327.2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階段
1327.2.1超強效果論——“子彈理論”
1347.2.2有限效果論
1357.2.3適度效果論
1367.2.4強大效果論
1387.2.5談判效果論
1387.2.6小結
1397.3傳播致效因素研究
1397.3.1傳播主體與傳播效果
1437.3.2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
1497.3.3傳播對象與傳播效果
1507.3.4傳播效果與心理
1568宏觀效果研究
1578.1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1578.1.1媒介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提出
1588.1.2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主要內容
1598.1.3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與局限
1608.2“沉默的螺旋”
1608.2.1“沉默的螺旋”理論的主要內容
1628.2.2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評價
1638.3培養理論
1648.3.1培養理論的主要觀點
1658.3.2對培養理論的評價
1668.4知識溝理論
1668.4.1知識溝理論的主要內容
1698.4.2知識溝理論的意義
173第3篇傳播學史與傳播學研究方法
1759傳播學簡史與主要流派
1769.1傳播學發展簡史及現狀
1769.1.1傳播學發展簡史
1829.1.2信息論、控制論對傳播學的貢獻
1849.1.3傳播學發展現狀
1859.2傳播學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859.2.1經驗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1879.2.2批判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1909.3傳播學在中國
1909.3.1傳播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概況
1919.3.2大量學習、借鑒西方傳播學經典
1919.3.3傳播學學習、研究的人數大量增加
1919.3.4存在的問題與新的趨勢
19410傳播學研究方法
19510.1傳播學研究方法的特征與意義
19510.1.1傳播學研究方法的特征
19510.1.2傳播學研究方法的意義
19610.2抽樣調查法
19610.2.1抽樣調查法的定義與特點
19610.2.2隨機抽樣技術
19710.2.3問卷設計
20110.3內容分析法
20110.3.1內容分析法的含義與用途
20210.3.2內容分析的程序與技術
20410.4控制實驗法
20410.4.1控制實驗法的含義與用途
20410.4.2控制實驗的基本程序與技術20711【附章】傳播學在美國的現狀:學會機構、學科教育和學術研究
20811.1傳播學學會機構
20811.1.1全國性學會機構
21011.1.2國際學會機構
21111.2傳播學學科教育
21311.2.1傳播學本科生教育
21611.2.2傳播學研究生學位
21711.3傳播學研究
21811.3.1視覺傳播研究
21911.3.2公共關系
22011.3.3通俗傳播學
22111.3.4大眾傳播學
22211.3.5組織傳播
22411.3.6健康傳播
22511.3.7語言和社會互動
22611.3.8人際傳播
22711.3.9政治傳播
22811.3.10文化間傳播學
22911.3.11教學和成長傳播學
23111.4結語
232參考文獻